欢迎访问:深圳市丽美阁文化传播展览有限公司古玩收藏官网

服务热线:13088811895

清代砚台 清代道光剔彩寿春方盒(剔红) 文革七宝烧花瓶 晚清福禄寿粉彩盘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古玩知识

翡翠里的“绿随黑走”

发布时间:2020-04-14 16:40:51作者:深圳市丽美阁文化传播展览有限公司

 翡翠中“绿随黑走”这句话是玉石商在对翡翠赌石交易中,针对赌石毛料的特征,总结出的一句经验性质量评价的行话。“绿”是指翡翠中衡量翡翠质量的重要指标——翠绿色,“黑”是指翡翠中的黑色的杂质矿物,也就是翡翠中的“癣”;“绿随黑走”主要是指在翡翠赌石毛料中,出现翠绿色的翡翠可能会伴随着黑色的“癣”出现。

  原生翡翠的成因大致经历了成岩、成玉、成癣和变形等四个阶段,成岩和成玉两个阶段是形成翡翠玉石的重要阶段,成岩阶段形成了硬玉岩,成玉阶段则使翡翠质地变得更加细腻圆润,同时也会导致翠绿色颜色的产生,形成高品质的翡翠玉石。当翡翠的成玉阶段以后,还会经历成癣和变形两个阶段,是对翡翠玉石的改造阶段,这也是导致“绿随黑走”的根本原因。下面,我们再接着上一期的原生翡翠成因话题叙述:

  在翡翠成玉阶段后期,长期处于高压环境的翡翠硬玉岩会产生变形作用,形成一些大小裂隙。由于成岩阶段形成的翡翠颗粒粗大、质地松散,变形过程中会体现出韧性,裂隙出现相对要少;成玉阶段形成的翡翠结晶细腻、质地致密,变形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脆性,容易产生裂隙;同时,成岩阶段形成的翡翠相对柔软一些,成玉阶段形成的翡翠相对要硬一些,在变形过程中,两者软硬交界部位也往往是裂隙比较容易产生的部位。也就是说,变形过程产生的裂隙主要出现在成玉阶段翡翠中,以及成玉阶段与成岩阶段翡翠的交接部位。

  裂隙的出现,使得后期含Fe、Mg成分的水溶液沿着这些裂隙进入翡翠岩中,对硬玉矿物进行交代反应,使部分不含水的硬玉矿物形成暗绿色~黑色含水的角闪石类矿物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“癣”。这就是翡翠形成的成癣阶段。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由于裂隙主要出现在成玉阶段翡翠中,以及成玉阶段与成岩阶段翡翠的交接部位,而翠绿色翡翠主要是成阶段产物。使得裂隙主要出现的部位,也就是翠绿色翡翠集中部位,或者是伴随着翠绿色翡翠出现。这使得在后期含Fe、Mg成分的水溶液交代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暗绿色~黑色的角闪石类矿物(即“癣”)也主要出现在绿色翡翠部位,或是伴随着绿色翡翠出现,这就俗语中所说的“绿随黑走”的缘由。

  但是,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,翠绿色是成玉阶段的产物,形成在先;暗绿色~黑色的“癣”则是成癣阶段的产物,形成在后。因此,真正的道理上,应当是“黑随绿走”更为贴切,也就是绿色翡翠出的部位往往可能会伴随有黑色的“癣”出现。

  变形阶段是翡翠硬玉岩在成癣阶段后,由于受进一步的应力作用,而导致强烈的塑性变形过程。塑性变形会使得各种颜色的翡翠和黑色的“癣”拉长变形,相互融合,形成以白色、绿色翡翠和黑色的“癣”共同组成定向条带状构造为特征的翡翠,同时也会出现较多的“干”裂隙。这类翡翠一般称为“新场玉”。

  成岩阶段、成玉阶段、成癣阶段和变形阶段是原生翡翠经历的四个历程,但不是所有的翡翠都经历了这四个阶段。在翡翠毛料中,有的可能只经历了成岩阶段,形成的是质地粗糙、种水较差、以白色为主的价值低廉翡翠硬玉岩;有的可能在还经过了成玉阶段,可以形成种好水好、质量好、品质高的翡翠玉石;有的则不仅经历了成岩阶段和成玉阶段,还经历了成癣阶段,以及变形阶段,尽管在成岩和成玉阶段会有高品质的翡翠玉石出现,但随着成癣阶段和变形阶段对翡翠的改造,会出现黑色的“癣”和“干”裂隙的叠加,对翡翠的质量将产生明显影响。


推荐文章

青铜器锈蚀的分类和性质 慧眼识别天然蜜蜡 宝石和石头的分辨方法 鉴定翡翠的几点常识 翡翠里的“绿随黑走” 了解青铜器的基本常识


@CDLA(深圳市丽美阁文化传播展览有限公司) 粤ICP备20012367号-1 网站地图 领站科技 后台管理